公告

高雄市新興區文橫二路143巷42號頂樓。 0929878887 要參觀的朋友請先打電話噢! LINE ID : sbo8 日本蘭壽交流▒ 日本蘭壽的霸氣 ♨ 土佐錦魚的優雅 ▒日本蘭壽研究會▒土佐金研究會▒ らんちゅう▒トサキン

2007年8月6日 星期一

白點蟲~文獻

白點病


白點病-此病是因原生動物Ichthyoph thirius的寄生所引起的,在體表和魚鰭會產生0.2~0.5mm左右的白點。如果置之不理,就會全身感染。其繁殖力很迅速,若不早點驅除,全部的魚都會感染到。在20○C左右最適合這種病原蟲的繁殖,疾病大多產生於這
個溫度的時候。此蟲在表皮下長大若攝取充份的營養而成長的話,就會離開寄主,沈下水底分裂,不久就發動第二代的襲擊。
魚一感染上白點病,覺得很癢,會去磨擦石頭和砂粒。如果有見這個動作,要小心注意了。新魚有時也是病原體,所以為預防起見,必須作藥浴二三天後才放入水缸裏去。水溫急劇下降和突然換水時,容易引發此病,要注意此點。治療法為:慢慢昇高水缸內的水溫至28○C~30○C,不久,魚的白點就會消失(三天左右)然後把魚悄悄地移到別的水


白點病的防治還是以審慎的隔離,最好直接用稀釋海水飼養4-6週即可確定無任何白點病的病原會帶入缸中。

對於治療白點病有些關念值得提醒大家:

1. 清道夫魚不吃白點-目前解剖過的清道夫魚體內並無存在白點,多數只是魚蝨,所以無法幫助控制疫情。

2. 淡水浴無法殺死白點病-白點病原蟲一但附上魚體就會分泌液體包覆自己,只有在成熟後脫落魚體並且變成孢子後開使分裂成250個左右的幼苗時才會被低濃度的海水破壞。

3. 長期使用比重1.017的海水可以避免白點病是錯誤的,白點的幼苗可以在低到1.011的比重下生存,使用1.010- 1.009的比重不但軟體動物會馬上死亡, 長期使用也會造成魚的腎衰竭。

4. 所有魚缸都有白點病也是不正確的觀念,事實上,雖然魚隻身上有白點原蟲的比例不低,並非每隻新魚一定帶原有白點。只要能慎重隔離新魚,每隻新魚都在比重低或含銅離子的隔離缸飼養就可以確保完全無病原蟲。

5. 壓迫(Stress)造成白點病也是不正確的,壓迫會造成魚的抵抗力低下,容易得到疾病,但是只要魚缸中無白點病原,壓迫再大都不會得白點病。


雖然每種魚本身對白點的抵抗力不等,最好還是確保無病原蟲最為保障,否則白點病在魚隻強壯時會以很小的數量存在,一但水質惡化或其他因素造成魚隻抵抗力低下就可能大量併發白點病。

要治療或確定新魚無帶原白點病只有兩個方法,一則是用銅0.2-0.5ppm連續治療4-6週,此方法要確定銅的含量夠,而且不能過量。銅是劇毒,微量的銅就會傷害軟體動物,過高的銅也會殺死魚,所以要不斷的測試,不但如此,銅在海水中不穩定,會被石頭底沙等礦物吸收(被污染的石頭和砂也不能再使用),也會被蛋白機,活性炭,紫外線燈所影響。另外有些魚隻對銅會產生敏感,會加速死亡。

另外不用藥的治療方式包括稀釋海水到1.009的比重,並維持4-6週。稀釋海水的方法不會對於產生過敏,而短時間的治療也可降低魚的壓迫。不過像剛剛說明過的,長時間飼養在稀釋海水會使魚的腎功能衰退。重要的是以2天的時間分約5次漸漸稀釋海水,並使用藥劑維持正常的酸鹼值(8.1-8.3),在治療過後也要用同樣的時間把鹽份慢慢提高至正常海水的範圍, 再把魚放回主缸,

另外除一般白點病(Marine Ich)以外,還有一種叫Oodium的白點病,會先侵襲魚鰓, 造成魚無法呼吸死亡。Oodium的白點比較密且小,通常身上出現白點時要治療已太晚。兩種白點病經常一起併發。所以如果魚隻有呼吸困難的情況要立即治療。一般的白點病是有可能因魚的抵抗力恢復而自然全癒的,但是也有風險會傳染給全部的魚隻。不過如果有併發Oodium而呼吸急促的話,如果不立即治療是沒有全癒的希望。治療剛的溫度可以稍微升溫到28-29度C,有些人建議升溫至30-31度,雖然會加速病原的生命週期但也會降低溶氧量造成魚隻的呼吸負擔。

了解<白點病>

白點病的原蟲附著在魚體時叫theronts,theronts深埋在魚體並分泌保護膜,肉眼看起來像細砂的小白點,theronts會吸收魚的體液,等 4-7天成熟後會自動脫離魚體,等落到岩石或砂底等粗糙的表面後則會開使進行細胞分裂,這時無害魚體的狀態稱為tomonts,每個tomonts在經過幾天的分裂後會破裂,釋放出250個左右的苞子叫tomites,tomites在18小時內必需要找到寄生的魚體並附著上去變成theronts,否則就會死亡,theronts也無法在無寄生魚體的環境存活。

在tomites寄生到魚體後變成theronts後,整個循環就會從新開始。

在大海中Tomites不容易找到魚體,也不容易重覆寄生到同一隻魚,因為大海的水量大,魚多,所以不容易致魚於死,但在封閉的魚缸中則非常危險,雖然只有5-20%的Tomites會在生命結束前找到宿主,但也是以10-30倍的速度繁殖。

另外Tomont可以在無宿主環境存活最高28天。只有Tomites是可以用銅或稀釋海水的張力殺死,這也是為何治療白點要長達1個月至六週才保險。

所以在不能下藥或稀釋海水治療的軟體缸,唯一的方法就是把所有的魚隻撈出,讓主缸處於無魚狀況4-6週以上,就可確保缸中不會有Tomite或Tomont。這也是為何有些僅慎的飼主會隔離軟體或活岩相同的時間,雖然白點病只能寄生在魚身上。

原生動物門
1.白點纖毛蟲 :
病原體亦為纖毛蟲。可分成淡水性白點蟲及海水性白點蟲,分別侵害淡水魚及海水魚,二者在形態及生活史上相似,不過海水性白點蟲病原性較淡水性白點蟲為強,經常造成海水魚類大量死亡,是海水魚類重要疾病之一。寄生期之蟲體為卵圓形,體表有短纖毛,大核呈馬蹄狀;;小核呈圓形。寄生部位主要在皮膚、鰓、鰭等部位。當大量寄生時因蟲體鑽入皮膚下而形成小白點。本蟲因可造成鰓部表皮細胞異常增生而肥厚,甚或壞死,所以會導致呼吸困難以及無法調節滲透壓而死亡.
白點蟲病(淡水種白點蟲、海水種白點蟲)
一、病徵
1.白點蟲主要寄生於魚類的口腔、皮膚及鰓部等。
2.寄生於鰓部,會引起鰓部大量分泌粘液,重症魚打開鰓蓋時即可看到白色或透明的粘液覆蓋整個鰓部,並且佈滿無數大小約在1mm以下的小白點,小白點即為游動白點蟲或白點蟲囊胞。寄生於鰓部之白點蟲,蟲體在感染初期都呈現游動狀態,隨著寄生時間的增長及蟲體的刺激,鰓絲上皮細胞大量增生並包圍白點蟲,形成白色囊胞,囊胞內會有一個至數個白點蟲,鰓部遭受白點蟲的寄生以後,會造成廣泛性的鰓絲潰爛。
3.侵襲口腔及皮膚,初期蟲體也呈現游動狀態,然後逐漸侵入皮下組織造成囊胞,所以罹病魚的外觀上出現無數的小白點,小白點也包括游動白點蟲或白點蟲囊胞。寄生部位會發生黏液大量分泌及組織壞死等現象。
4.寄生於鰭部,會造成鰭部柔軟組織崩壞,寄生於眼球表面則造成眼窩組織病變及眼球白濁。
5.罹病魚呈現衰弱症狀,魚體攝餌情形減弱,並且由於鰓部遭受侵襲後大量的粘液覆蓋在鰓部,容易造成嚴重的呼吸障礙,水中即使有足夠的溶氧,也無法有效地利用而出現浮頭症狀,在溶氧不足的清晨或傍晚、氣候悶熱或氣溫水溫升高時,會發生嚴重的缺氧症狀如浮頭及聚集在進水口的現象。當鰓絲併發二次細菌感染時,會造成廣泛性潰爛,甚至會造成大量死亡。
二、病因
1.淡水種白點蟲主要寄生於淡水魚類,而海水種白點蟲則常見於海水及半淡鹹水魚塭。
2.淡水種白點蟲(Ichthyophthirius multifilliis)係屬原生動物門、纖毛蟲綱。成蟲外表形態為卵圓形,直徑約為0.5~0.8mm,在顯微鏡下觀察,很容易看到一個透明(或略呈淡黃色)的馬蹄形大核。淡水種白點蟲最適合的生長溫度為攝氏13~20℃左右,所以主要感染季節係在低溫時期,本省12~4月間為此病的流行期。
3.海水種白點蟲(Cryptocaryon irritans),蟲體呈卵圓形或橢圓形,為海水養殖魚類及半淡鹹水養殖魚類的重要寄生蟲,本省環境下全年都會發生。
(一)病原體:
為凹口科、小瓜虫屬、多子小瓜虫。這是一類體型比較大的纖毛蟲。它的形態在幼蟲期和成虫期有很大的差別。小瓜虫的幼蟲侵襲魚的皮膚和鰓,尤以皮膚為普遍。當幼蟲感染了寄主後,就鑽進皮膚或鰓的上皮組織,把身體包在由寄主分泌的小囊胞內,在胞內生長髮育,變為成虫。成虫衝破囊胞落入水中,自由游動一段時間後落在水體底部,靜止下來,分泌一層膠質的胞囊。胞囊裡的虫體分裂法繁殖,產生幾百甚至成千的纖毛幼蟲。幼蟲出來,在水中自由游動,尋找寄主,這就是小瓜虫的感染期。幼蟲感染了新寄主,又開始它的生活史。  
(二)白點虫的生活史:
  浮游期:
浮游期的幼蟲經48小時沒找到宿主後就會死亡.此時藥劑可殺滅虫體.          寄身營養期:
  找到宿主後會爬行到適當位置鑽入體表,魚類受刺激的表皮細胞會增生把虫體包住,此時就會形成肉眼可見的白點,裡面可能有一只或數只白點虫在裡面,期間約3-5天,溫度越高則時間越短,當白點虫鑽入後魚類的免疫系統也會作用,有時魚的抵抗力強的話則可能在沒完成寄身營養期白點虫就夭折在表皮層下,此時藥物無法影響.
  成虫期:
  完成寄身營養期後成虫就會脫落,此時藥劑可殺滅虫體.
  胞囊期:
  成虫接著在體外形成胞囊進行分裂,可由一只成虫分裂成數百只幼蟲,期間約1-3天,也可能更久(目前已知的資料有發現72天才脫囊而出的幼蟲),此時藥劑也無法影響,很多人都不是新魚一入缸就下藥,而是發現白點後才下藥,只要水裡面有一只已發育成虫胞囊期,則往往可以躲過白點的療程,而發生治療後白點虫還是無法根治的情況...所以要絕對防治白點一定要新魚一入缸就下藥.  
(三)白點病(小瓜虫病)  
病魚體的表面佈滿白點,整個魚身覆上一層乳自角薄膜,所以稱為白點病其病原是原生動物小瓜虫,所以也稱小瓜虫病成虫體長。351毫米肉眼可見病魚體表、鰭、尾有許多小白點,還可以看見虫體寄生引起的組織增生點狀囊疙.小瓜虫繁殖最適宜的水溫為15--25℃,10℃以下和25℃以上時,發育即停止因此,症狀初患此病時,病魚體表粘膜增濃,逐漸星現陽小白點狀,食欲逐漸流退,浙動、反匣遲緩,不活潑,經常浮在水面病清嚴重時,體表粘液增多由於小瓜虫破壞魚的表面細胞而造成膿疙,導致細菌乘機而入,弓一起組織發炎壞死,茹片脫落,鰭條腐爛裂開膿疙延及鰓部,使鰓絲充血,顏角陪紅,鰓組織被破壞因此,病魚經常呈“浮頭”狀,也易引起眼角膜炎
熱帶魚患此病時,表現下魚鰭上先出現白點,魚兒顯得精神呆滯、漂浮於水面,很少活動。或者常在水草、砂石旁側身迅速游動蹭痒。嚴重時,導致魚體周身密布白點、停止攝食、肌體消瘦、呼吸困難直至死亡,病程一般約為5~10天。
(四)此病魚的坊間不同治療方法︰
多采用小瓜虫不耐高溫的弱點,提高水溫,再配備藥物治療,通常治愈率可達90%以上。若治療及時,治愈率可達100%。
1.最常用的是升溫到32度下鹽比例為千分之三到四加氧!本人以前用過成功!
2.用百萬分之零點零五(0.05ppm)的孔雀石綠和百萬分之二十五(25ppm)的甲醛溶液混合處理,療效較好!
3.用百萬分之二 (2ppm)的甲基藍溶液,每天浸泡6小時!
4.用28~30℃的百萬分之二(2ppm)的鹽酸奎寧藥液浸泡3~5天!
5.用百萬分之二(2ppm)的硝酸亞汞藥液浸泡30分鐘!
6.用百萬分之五十至七十(50~70ppm)濃度的紅汞溶液浸泡5~15分鐘!
4.用百萬分之零點一至零點二(0.1~0.2ppm) 的硝酸汞溶液潑洒,均可取得良好效果

白點病的絕對防治方法

白點虫是絕對寄身虫,他一定要倚賴宿主才能完成他的生活史,而魚類就是他唯一的宿主, 並不會感染到魚類以外的生物.白點虫通常存在於主缸或由新魚帶入.
===============================================================
以下是一些相關的問題解說
1.有些人不關燈7天白點就好了,治好的原因真的是因為不關燈嗎??(事實上還是很多人連續開燈好幾天魚還是掛了)
事實上只要魚本身健康且抵抗力強的魚種,放到良好的水質白 仍能不藥而愈,而除了白 纖毛蟲之外,很多寄身虫都有趨旋光性喔,而我們通常可以發現剛開燈時白 比較多開燈一段時間後白 比較少的原因是因為魚的活動力大增,比較不容易被浮游幼蟲附上,並非開燈後白 幼蟲又不會破囊而出,事實上光線更能刺激幼蟲破囊而出,即使開燈也會有光線照射不到的死角吧,背光面跟砂層呢??
2.有些人加溫後白點就好了,治好的原因是因為加溫嗎??(事實上還是很多人加溫好幾天魚還是掛了)
提升溫度確實是能加速魚體的免疫回應,但另一方面卻能加速白 虫的繁殖速率,此時就要看魚體的免疫回應是否能實時壓制病原,若是無法強過更大量的白點虫侵襲,則魚仍可能加速死亡...
加溫法是防治淡水種白點虫的方法不是海水的喔,,而淡水種白 虫跟海水種白 虫最大的不同是他生存的適溫,淡水種白點虫通常高達34度幼蟲就會完全失去對魚的攻擊能力,而19度到25度的攻擊力較強,而海水種白點虫即使高達34度仍有不弱的攻擊力...
3.有些人使用臭氧或殺菌燈好了,治好的原因是??(事實上還是很多人使用此等器具好幾天魚還是掛了)
由一些魚友提供的經驗顯示,使用此等器具確實能局部減少幼蟲的存活率,但不全面(仍然會有不少幼蟲能存活繼續侵襲抵抗力弱的魚種)事實證明使用此設備並無法全面殺滅白點虫...
4.有些人長白點放軟體缸或活石好了,治好的原因是??(事實上還是很多養在軟體缸的魚還是掛了)原因是魚靠自己的抵抗力自然痊愈,跟活石並無絕對的關西,事實上軟體缸白點發生率跟致死率比FO缸高很多,原因是因為難以檢疫用藥..(並非活石不能檢疫喔,其實還是可以檢疫的,我之前的無寄身虫病原的FOWLR缸也被我創造出來了)

而活砂活石系統由於硝化系統先天的不良,如果再相同的水量下跟一個抽底砂過濾的高密度FO一樣放入一樣數量的魚只,我想不只是會發生白點而已,而很可能倒缸魚只全滅...我認識一個魚友接手一位魚友大量的活石放入他自己穩定的FO缸裡面,結果短期內多數魚只中白點,有些魚仍不治死亡,我想這些活石是帶入大量的病原進來並非把病原吃掉吧...
5.有些人長白點換個水白點就好了,治好的原因是??(事實上還是很多人換水魚還是掛了,甚至不換水沒白點,換個水白點就跑出來)
如果魚體健康,是因為系統不良造成的水質不好引發白點,換水後是有可能自然痊愈,但是如果系統良好水質良好,換水造成水質震盪是有可能引發白點的,我們必須了解的一點,新水未必會比系統內的水好,從ORP就可發現,新水的數字都蠻低的...
6.有些人長白點使用醫生魚或醫生蝦,治好的原因真的是醫生魚或醫生蝦嗎??(事實上還是很多人養醫生魚醫生蝦魚還是掛了)
白點纖毛蟲比海水輪虫還要小很多,大約要用200倍的顯微鏡才能夠看到 ,肉眼可視的白點並非虫體, 是因為虫鑽入體表刺激生成的魚表皮細胞而已,以醫生魚或醫生蝦的口徑無法吃到白點纖毛蟲,且白點最致命的一點是寄身在魚的鰓部影響其調整滲透壓的作用跟呼吸作用,鰓部寄身虫很難以被醫生魚醫生蝦排除,且仍有很多魚種是不讓這些生物靠近的...
7白點常發生在新魚身上,舊魚似乎就比較少發生
因為舊魚抵抗力較強且已經適應缸內環境,而新魚經過氫化物毒上岸,?#092;輸過程又飽受氨中毒跟二氧化碳中毒的傷害,又有適應新環境的緊迫,抵抗力大減...
8.有些魚特別容易長白點,有些魚卻不會
因為有些魚天生抵抗力就強有些就弱,(魚經過氫化物毒上岸,?#092;輸過程又飽受氨中毒跟二氧化碳中毒的傷害)有些受傷程度深有些?
===========================================================
結論:
目前除了藥物以外,尚無其它模式能百分百絕對的效果,該怎么做完全都看飼主本身的主觀判斷,不喜歡下藥者則從其它方面著手(如改善水質,降低緊迫.使用殺菌器具.

轉載
用於研究交流如有冒犯敬請指正刪除


 

 

2 則留言:

  1. 大大~請問 您文中有提到清道夫魚不吃白點,體內多數只是魚蝨.
    那麼鼠魚類的哪些會吃魚蝨呢?
    我的魚缸最近因為魚蝨的問題挺困擾的  每次看到都用手來抓 =_=
    請指點我 Orz

    回覆刪除
    回覆
    1. 其實水中有魚蝨.代表魚很健康!!
      建議用天然的方法!!
      就是放一隻鯛科魚去吃.
      但是當魚蝨吃完後請立即將鯛魚移出缸外...^^

      刪除

私密留言請至右側欄位最下方"私密留言專區"